花朵财经原创
创新药的吸金魅力,谁炒股谁知道,不管是美、港、A股,创新药永远都是最能吸引资金的板块——尽管创新药企多半不盈利,但“创新”二字完美符合股市“炒的就是预期”的内涵,创新药放大了投资者的想象力和赌性。
然而大名鼎鼎的“创新药第一股”微芯生物,上市三年至今已经大跌近80%,而且吊诡的是,它的业绩比许多创新药企要好得多,营收每年大幅度增长,甚至还能盈利。
偏偏资本市场却无视了微芯生物的业绩,这是为什么?
微芯生物的创始人鲁先平在业内大名鼎鼎,他的好朋友之一是药明康德的创始人李革。鲁先平的理念是只做原创药。
其志可嘉。但微芯生物也因此错过了风口,最近几年来创新药领域的香饽饽是基因科技方面偏重于肿瘤免疫的药品,微芯生物完美错过。
微芯生物不是没有成绩,相反,成绩还很亮眼,它研发的化学药西达本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原创化学新药。
在此要介绍一些领域背景,我国在创新药领域相对落后,业内主要以仿制为主,所以不像一般人想象中的“创新=创造”,实质上很多企业都是在做拿来主义的授权仿造或者对原研药物进行微调改造的生意,像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这种真正原研的药物确属凤毛麟角。
鲁先平坚持只做小分子创新药的同类首创,这条路当然不能说是错的,但确实很艰辛。
根据国盛证券的研报,“肿瘤免疫疗法将成为未来趋势。”而微芯生物虽然也是主攻肿瘤方向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但却并非行业主流。
西达本胺的诞生对于我国创新药领域意义非凡,但在商业领域却并非如此,它的2021年累计销售量仅为12亿元,实在差强人意。
国内的创新药企几乎无不选择了CRO路线,也就是“仿制药+技术转移”,但鲁先平坚决不做仿制药,这就导致其药物研发周期比同行要长很多,西达本胺就用了14年才成功上市,李革曾经提醒鲁,“中国的大环境不适合做创新药”,但鲁先平不改初衷。
然而在资金压力下,鲁先平不得不在2006年卖掉了西达本胺的中国以外专利。
西达本胺也成为了微芯生物上科创板时最亮眼的成绩,上市之后,微芯生物也基本上摆脱了资金困境,然而,鲁先平仍未改变只做原研药的初衷,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意味着微芯生物的下一个类似西达本胺这样的成果遥遥无期。
资本市场是等不了10年的,别说10年,哪怕5年,3年也很难。再加上西达本胺的收入6年仅有12亿元,这就造成了尽管微芯生物业绩不错(能盈利),却不被投资者青睐的局面。